来源:手机数码 时间:01-27 08:45:01浏览0次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胶印机胶辊出现镜面现象怎样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胶印机胶辊出现镜面现象怎样解决?
★安装与调试
1、装卸
胶辊在安装时轴头与轴承配合要保证一定的精度和清洁度,应轻取轻放,不应碰撞轴头和胶层,以免造成辊体损伤、弯曲和胶层破损。
2、润滑
胶辊轴头、轴承应经常保持有效的润滑。如润滑不良,会引起胶辊轴头、轴承的磨损、间隙增大,以至造成印刷上墨不均。同时也会因胶辊跳动及滑动等不良情况引起印刷杠痕。如长时间连续运转无有效润滑,还会造成轴承、轴芯生热,引起胶辊两头胶面受热膨胀而磨损,至使两头胶面产生麻面、掉胶、龟裂。
3、调试
胶辊与胶辊及印版之间的压力要根据橡胶的弹性、硬度及其在印刷过程中的作用调整合适,一般使用O.15~O.20mm的塞尺(塞尺要润滑,以免损伤胶面)进行测试,胶辊的径向接触压力务必均匀一致。否则长时间运转会造成压力偏大一端的胶辊产生麻面、掉胶、龟裂、开胶等现象。
★使用与维护
1、印刷前
检查辊与辊之间有无异物,胶辊是否完好无损,辊间压力是否均匀一致,确认正常,清洗光洁后方可进行印刷。
2、印刷中
胶辊在运转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受力均匀一致。不论印品幅面宽窄,都要使胶辊的整个胶面有墨油润滑;视胶辊间积墨量的多少,应及时调整墨量,确保印刷质量。
在保证印刷速度的前题下,为防止油墨过快干燥,胶辊粘性降低,表面产生结皮现象,对需要加入燥油的油墨应控制好燥油的用量,以防产生运转中的胶辊不上墨及传墨不均现象。
3、印刷后
要及时将辊与辊及辊与印版脱离接触,卸除负荷压力,防止胶面受静压而引起变形。要及时清洗胶辊表面残余油墨,防止干燥产生墨块、墨膜、墨屎和污垢浮着在胶面上,(特别是尼龙辊两端面的墨块)再运转时会碾伤破坏胶面光洁度,严重的会产生麻面掉渣现象。
4、胶辊清洗
胶辊在印刷前、后须使专用清洗剂将胶辊清洗干净,以保持胶辊表面光洁,待用。
清洗不及时,油墨会通过胶辊表面绒毛状微孔粘附在微孔内,纸毛、污垢会附在胶辊表面。如停车时间过长,油墨结膜会造成两辊接触面粘连,再开车时会撕裂胶面,使胶辊报废。
清洗不到位,会产生釉化现象,导致亲墨性、传墨性降低,甚至造成脱墨。釉化使胶辊表面硬度提高、弹性下降,同时加快了胶辊的磨损,导致胶面出现麻点、龟裂,造成掉渣现象,影响印刷质量。
注:釉化是指胶辊表面硬化呈镜面状的现象。
工艺上的补救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过于光滑老化的墨辊应及时更换,保证墨辊良好的传墨性能和墨辊表面足够的储墨量,使印刷所消耗的墨量与墨辊的储墨量之比尽可能小,这样就能增强墨辊自身调整墨量的能力,使印刷品墨色一致。
(2)掌握好油墨的流动性和黏度,因为油墨的流动性与黏度直接影响油墨的传输速度和墨辊的储墨量。
(3)严格控制版面水分,防止油墨过量乳化,保证油墨的正常传输与附着性能。
(4)针对均匀分配型墨路布局,调节靠版墨辊压力时,前两根应重些,后两根应轻些,相互间的接触宽度,从前至后一般调整为6mm,6mm、4mm、4mm。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应等于着墨辊与印版表面的接触压力。因为着墨辊的转动应依靠双边等同的摩擦力较为理想,如果两边压力相差太大,着墨辊在串墨辊或印版表面的转动,会变成摩擦滑动而不是纯摩擦转动,这样既影响油墨的正常传输,更影响着墨辊对版面的均匀涂布。 在墨色浅处垫纸增加印刷压力,也能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 如何修复胶辊损伤该厂一台J2205型胶印机工作一段时间后, 色组靠刮墨刀的下匀墨胶辊的边上有一道裂缝。起初认为并无大碍,但时间不长,油墨便顺裂缝渗进去,胶皮裂缝开始扩大并且一块一块地从匀墨辊上脱落。于是立即停机,卸下胶辊,并用汽油将胶辊上的油墨擦干净,再用小刀将顺着裂缝渗进去的油墨稍微向外的一圈割下来,然后用502瞬间黏合剂顺着刀口处涂一圈,过几分钟再涂一遍,待约20分钟胶干后用细砂纸将周围鼓起的部分磨平,最后重新安装胶辊,即可工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此外,由于平时操作不当,有的重胶辊中间部位因受伤脱掉了一小块胶皮,这时应及时将其擦拭干净,并用刀片将其刮干净,再用302改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均匀地涂抹在上面,待达到使用强度时再用细砂纸打平,即可上机使用。
好了,今天关于“胶印机胶辊出现镜面现象怎样解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胶印机胶辊出现镜面现象怎样解决?”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