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手机数码 时间:12-28 08:44:26浏览0次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美的隐形大少何剑锋:低调二代坐拥两家上市公司,依附美的做生意”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美的隐形大少何剑锋:低调二代坐拥两家上市公司,依附美的做生意
作者 宋美璐
编辑 邢昀
2020年6月14日傍晚,广州佛山顺德区北滘镇君兰生活村的一处别墅遭外人强闯。
北滘镇素有“中 电重镇”之称,这里孕育出14家上市公司,富贾云集。其中更有两家 500强企业:碧桂园、美的集团。
而事发别墅的主人正是中国第六大富豪,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五位犯罪嫌疑人挟持了何享健及家人,妄图敲诈一笔。
网传是何家大少何剑锋从别墅后面的河中游到对岸报警,最终解救了家人,尽管这个消息并未证实,但是何剑锋渡河救父已传为佳话。“前有李嘉诚救子,后有何剑锋救父。”
53岁的何剑锋再次和父亲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热搜上,“何享健之子何剑锋……”新闻这样介绍到。尽管有很多标签加身,在美的系之外创建了一片商业版图,但 何剑锋最大的标签仍然是何享健的儿子 。
低调二代
1968年5月,26岁的何享健带领23位村民,凑了5000元,组建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那个时候他的儿子何剑锋刚出生大半年。伴随着何剑锋的成长,一个家电巨头崛起,成为后来市值超5000亿的美的集团。
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这一代企业家出身贫穷,经历过艰苦年代,善于抓住机遇,做出了非常辉煌的成就。随着这一代企业家的老去,他们子女开始走向前台, 子承父业是这些“企二代”最普遍的选择 。
同在顺德北滘发家的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就选择让女儿杨惠妍接班。
何享健育有二女一子,何剑锋是 的儿子,按照传统路径本来应该子承父业。不过,何家做了与大部分家族企业不一样的选择。何剑锋自立门户, 从给美的贴牌生产到打造了一个“盈峰系”,手握两家上市公司盈峰环境、华录百纳 。
与父亲扎根实业不同,何剑锋更擅长资本运作和投资,资本版图还涉及到公募基金、银行等。
虽然沉浮商海多年,但是何剑锋的商业扩张路径大多依附于美的,盈峰系的版块与美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意思的是,何享健另外两个女儿同样在美的之外控制着属于自己的公司,但是又或多或少和美的有一定的关系。
在美的体系内的是何剑锋的妻子卢徳燕,她也是执掌美的置业的女强人,美的置业2018年在香港上市,是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30强之一。
在性格上, 何剑锋继承了家族的低调 ,与王思聪等活跃在媒体上的二代不同,很少能在公开报道中看到何剑锋的影子。他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外界仅能从其经营的公司官网上对其行踪了解一二。
不过早年有媒体报道, 何剑锋喜欢玩车,买车像买玩具 ,曾在一年里斥资千万买了多辆豪车,卡宴、法拉利、宾利等。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和游艇,坊间流传何剑锋为了泡温泉打“飞的”到日本的故事。
在外界看来,何剑锋无意涉足美的的经营管理。2012年美的交接班中,与何剑锋同年的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接棒。
何剑锋仅以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当时美的集团董事会成员名单中。 美的这一“传贤不传亲”的做法被视为家族企业转型典范 。
打造盈峰系
“何大少”一直在美的“之外”扩展着自己的商业版图。谈到家族,何剑锋曾说,“价值观是最好的传承,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虽不直接参与美的经营管理,但 何剑锋一直也是背靠美的这棵大树滋养,活在美的的生态链中。
大学毕业后,何剑锋最先在美的集团基层锻炼。没多久,何剑锋离开美的,干起来了为美的小家电贴牌生产的生意。
当时美的电器已经在深交所上市,并于1993年将小家电独立,计划扩大小家电生产能力。
美的风扇那几年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火爆,1998年产销突破1000万台。隔年,何剑锋便收购 二级企业鹰牌集团华英风扇厂,成立顺德金科电器公司,为美的贴牌生产。这个名字当年就出现在了美的年报上,1999年美的预付金科电器款项近1亿元。
挂在何剑锋名下,为美的贴牌生产小家电的公司不止金科电器一家。2004年何剑锋将手中这些和美的相关的公司卖给美的等,从OEM家电制造领域全面退出, 1.2亿。
彼时,美的培养了近十年的职业经理人都已成熟,关于接班人的传言沸沸扬扬,所有人都认为何剑锋将成为美的下一代 。而何剑锋的这一做法反而跟美的做了切割。
那时何剑锋对外的身份也更多元,一方面以盈峰集团为 ,开始集团化运作,另一方面,何剑锋还搞起了投资。
凭借这1.2亿何剑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 家上市公司。2006年盈峰集团从上风产业以及美的集团手中收购了上市公司上风高科25%的股份,成为上风高科 大股东,这也就是现在何剑锋手中的上市公司盈峰环境。
获得这家上市公司, 与其说是何剑锋买,不如说是何享健送给儿子一个壳, 因为这其中18%的股份是 美的集团零收益原价转让的 。
美的退出后并没有减少与何剑锋旗下公司的业务往来。2015以来,美的除了和盈峰进行采购交易,美的财务公司还为盈峰环境提供票据贴现服务,关联交易额也是逐年攀高,从2015年的9.2亿到2019年的11.7亿。
2018年,何剑锋还表演了一出“蛇吞象”,斥资152亿吃下了中联环保,而当时的盈峰环境市值 88亿,营收体量也不大。收购完成后盈峰环境拥有了国内 的环保产业群,市值超200亿。 这起交易离不开美的厚实的家底支持 。
曾经有个话题讨论有钱人的工作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结论是有钱人可以只是为了兴趣工作。何剑锋涉猎的领域表面看起来跟老爸很不一样, 不过他“白手起家”是在老爸的基础上,这是普通人难以比拟的。
独立与依附
2017年7月,在和的慈善基金会捐赠仪式上,何享健家族子孙悉数到场,何享健夫人也罕见露面。
何剑锋身穿藏青色西装搭配浅蓝色的领带笔直地站在台上,50岁的他身材保持得很好,没有驼背,也没有大腹便便,显得意气风发。
当天,何享健捐给和的慈善基金会60亿来支持慈善事业。作为和的慈善基金会的主席,何剑锋上台感谢了自己的家族,他声称自己的成长深受父母的影响,在提到母亲时数度哽咽,
“在我家里最有 的人就是我的妈妈,以前妈妈很少出席活动,很少露面,今天她出席了。”
家族是何享健很看重的东西。何剑锋看似一直在美的外部独立发展,但他扩张的版块都有家族痕迹,可以说依托着美的的发展成长。
何剑锋手上第二家上市公司,背后也有何享健的身影。
2018年,华录百纳大股东出售其手中17.55%的股份,何氏父子再次合作,何剑锋控制的盈峰集团,以及其与何享健控制的普罗非投资联手接盘,最终交易完成后何剑锋成为华录百纳的实际控制人,拥有了第二家上市公司。
华录百纳是业界响当当的老牌影视文化公司,靠《汉武大帝》《媳妇的美好时代》发家,后又通过《跨界歌王》《女神的新衣》在综艺界打出另一片天地,但后来业绩一路下滑。
盈峰系进驻华录百纳后,路径也和控制 家上市公司盈峰环境类似, 美的老臣跟进辅佐新帅, 目前董事会里有4位来自美的。公司也与美的、盈峰系存在一定的关联交易。
不过,目前华录百纳的业绩状况并不好。盈峰环境和华录百纳的市值分别为250亿和50亿,远不及5000亿的美的。
除此以外, 何剑锋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也离不开老爸的慷慨提携。
2007年3月,何剑锋成立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65亿元从美的处收购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股权,为易方达并列 大股东。而2005年前后美的获得易方达这部分股权总共花了近1.2亿。
半卖半送,何剑锋成了一家公募基金大股东,而易方达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到2008年,盈峰集团正式更名为“广东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专注于投资。从后来的路径看,美的把目光投向智能制造,这个大战略的部署中何剑锋也是积极参与拓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有方 科技 等背后出现何剑锋和美的系。2020年,盈峰集团成立盈合机器人公司,计划在未来结合5G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何享健51岁的时候让美的从0到1成功上市,如今53岁的何剑锋已经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从1-100,何氏父子一起走了大半。但对于何剑锋来说,他最大的标签仍然是何享健的儿子,依附于美的的生态而发展。
极星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然而,背靠沃尔沃和吉利这两棵大树,极星却逐渐长成“ ”,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一日比一日糟糕。数据显示,2022年极星在全球销量为51500辆,但官方并没有公布在华的具体销量,不过从上险量来看,2022年极星在华销量只有千余辆。从2017年进入中国到现在,5年时间极星国内累计销量也只有四位数,当年直言对标特斯拉,结果成了笑话。
面对极星销量持续下滑的尴尬,极星自2017年独立后,已经在5年间更换了5位中国区负责人。极星中国区首任CEO是沃尔沃汽车派出的沈峰,在2017年年底离职后,由沃尔沃亚太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接替,其在位期间推出了Polestar 1和Polestar 2两款车,发展目标是对标特斯拉。
极星 量产车Polestar1于2018年4月上市,售价高达145万元,对标特斯拉Model S。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苗头刚刚出现,特斯拉还未在华建厂,蔚小理还在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试探阶段。这时候谁愿意花一百多万元买一辆没听说过名字的新品牌?此时已经注定失败的它进入2022年后根本就查询不到销量。
2019年4月Polestar 2上市,相比Polestar 1高不可攀的售价,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轿车的Polestar 2则显得亲民的多,售价为29.8-46万元,对标特斯拉Model 3,但彼时的Model 3已经开启国产降价屠城的模式,结果Polestar 2当年国内上险量只有300多辆,还不及人家的零头。
2020年,极星中国区又换了CEO,来自大众中国、曾在宾利任职的高竑,他的到来也没能让极星在中国的销售有丝毫起色。据国内上险量数据显示,2020年Polestar 1上险量为24辆,Polestar 2为342辆。于是2021年3月,曾担任极星全球战略与发展部门以及沃尔沃集团高管的内森·福肖,成为极星中国第四任CEO,结果依然没能扶起极星。
数据显示,2021年,极星全球销量2.9万辆,其中Polestar 2作为极星的主销车型,仅在欧洲地区就卖出了1.47万辆,然而,在中国市场这边,极星“价格打骨折”、“关闭店面”的消息不绝于耳,即便是这样,2021年极星在华销量还是在千辆左右徘徊。而特斯拉同年销量为93.6万辆,就连“蔚小理”的销量都已接近10万辆,显然极星的成绩并不能让人满意。
2022年8月,极星中国再次换帅,由曾在凯迪拉克品牌任职过的冯旦接任,成为极星中国的第五位CEO。冯旦的上任无疑是希望他能凭借多年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行业经验来助力极星迈向新的发展之路,而在冯旦执掌后,极星的产品又回到百万元级别。2022年10月13日,Polestar 3正式在丹麦哥本哈根全球 ,这是继Polestar 1、Polestar 2后的第三款车型,也是 SUV,相比亲民却无果的极星2,极星3的价格再次跳回百万级别,售价为88-103万元。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如此之卷的当下,就连特斯拉近两年在中国也打起降价牌,而Polestar 3似乎已经彻底无视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情,大有背离市场的意味。除了产品定位上忽高忽低战略摇摆之外,极星此次也不再追逐特斯拉,将直接对标的车型切换为保时捷。且不论冯旦这位走马上任不久的新帅,是否有能力帮极星扭转颓势摆脱现状,就从目前极星对中国市场上的态度来看,无论是“成为”特斯拉还是追赶保时捷,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完成。
首先,这个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研发中心在瑞典和英国,生产制造在中国的美股上市公司,并没有对中国市场表露足够的重视。极星运营权在国外的弊端导致了其身上的欧洲标签太过明显,国内营销策略跟不上,消费者也就无从了解。极星官网显示,目前在国内的门店 15家,尽管极星计划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今年将扩充至20家,但铺设的速度仍然无法和造车新势力上百家的数量相比。去年年初,极星公布了未来数年的发展计划,将把业务重心放在海外拓展上,志在海外的极星在中国到底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
此外,背靠吉利和沃尔沃,拥有先天优势的极星,本该没有品控问题,但质量问题却 发,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极星的市场前景更多了几分不确定性。2020年10月和11月,Polestar 2相继启动两次召回。2021年3月23日,极星汽车再次召回2031辆国产Polestar 2 版。2022年6月底,J.D.Power公布的2022汽车质量排行榜显示,极星在整体品牌排名中垫底,其PP100的数值高达328,这表明每100辆车有328个问题。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高端纯电动汽车,但是自身没有过硬实力,只依靠品牌定位和价格做高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车叔总结
5年高层动荡、 繁换帅的背后,是极星汽车的发展不顺利。从近几年极星在国内的表现也不难看出,之所以销量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综合产品力方面,就拿Polestar 2来说,空间、动力与续航方面是很多消费者比较看重的地方,而Polestar 2明显不及对手。在产品规划上,除了Polestar 1、Polestar 2外,还推出Polestar 3和Polestar 6两款产品。其中Polestar 3是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售价为88-103万元,而Polestar 6是一款纯电超跑,售价为168万元。面对高昂的售价,加之极星汽车的品牌 度低、在中国布局迟滞,未来极星想要在国内展露光芒难度很大,这也正是极星目前想要突破的瓶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好了,今天关于“美的隐形大少何剑锋:低调二代坐拥两家上市公司,依附美的做生意”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美的隐形大少何剑锋:低调二代坐拥两家上市公司,依附美的做生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